首页 新闻快讯 商业财经 健康美食 出门在外 科技生活 娱乐竞技 亲子互动

预防基孔肯雅热,如何控制蚊媒传播?

2025-08-15 HaiPress

8月14日,湖北疾控官方微信发布消息,对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途径进行了详解。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蚊媒传播,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遵循“人-蚊-人”的循环模式:



1.病毒进入蚊子体内


当蚊子叮咬处于病毒血症期(大多数为发病当天至发病7天内)的感染者时,病毒会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。


2.病毒在蚊体内复制


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,可具备传染能力,经2~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。


3.传播给新宿主


携带病毒的蚊子在叮咬健康人时,病毒进入人体,导致新的感染。


4.感染者发病


病毒进入人体后,经过1~12天(通常为3~7天)内潜伏期后出现症状,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、关节疼痛和皮疹。


其他可能的传播途径:


虽然蚊媒传播是基孔肯雅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,但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通过以下途径传播:


1.母婴传播:孕妇在分娩时若处于病毒血症期,可能将病毒传给新生儿。


2.血液传播: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导致传播,但极为罕见。


如何控制蚊媒传播?


伊蚊在水中产卵,积水容器如花盆、瓶盖、废旧轮胎等都是伊蚊产卵的理想环境,通过“翻盆倒罐”可以有效清理这些潜在的积水点,降低蚊媒密度,从而切断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。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